广东大华药业有限公司

胰岛素及其他影响血糖的药物

糖尿病是一种全球性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血糖水平异常升高。胰岛素及其他影响血糖的药物在糖尿病管理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本文将系统介绍胰岛素的作用机制、分类以及常用影响血糖药物的特点和应用。

胰岛素的作用机制及分类

胰岛素是由胰腺β细胞分泌的一种肽类激素,其主要功能是促进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从而降低血糖水平。胰岛素通过与细胞膜上的胰岛素受体结合,激活一系列信号传导通路,最终促进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4)向细胞膜表面转移,增加葡萄糖的摄取。此外,胰岛素还能抑制肝脏中糖原的分解和糖异生过程,进一步降低血糖。

根据作用时间的长短,胰岛素可分为以下几类:

  1. 速效胰岛素:如胰岛素类似物(如门冬胰岛素、赖脯胰岛素),通常在餐前注射,起效迅速,作用时间短,用于控制餐后血糖。
  2. 中效胰岛素:如中性鱼精蛋白锌胰岛素(NPH),起效较慢,作用时间较长,用于基础胰岛素补充。
  3. 长效胰岛素:如甘精胰岛素、地特胰岛素,作用时间长达24小时,用于提供稳定的基础胰岛素水平。
  4. 预混胰岛素:由速效和中效胰岛素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如门冬胰岛素30、赖脯胰岛素25,兼具速效和长效作用,使用方便。

口服降糖药物的分类及作用机制

除了胰岛素,口服降糖药物也是糖尿病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作用机制的不同,口服降糖药物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1. 双胍类:如二甲双胍,通过抑制肝脏糖异生、增加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改善胰岛素敏感性来降低血糖。二甲双胍是2型糖尿病的一线治疗药物,尤其适用于肥胖患者。
  2. 磺脲类:如格列本脲、格列美脲,通过刺激胰腺β细胞分泌胰岛素来降低血糖。磺脲类药物起效快,降糖效果显著,但可能导致低血糖和体重增加。
  3. DPP-4抑制剂:如西格列汀、维格列汀,通过抑制二肽基肽酶-4(DPP-4)的活性,增加内源性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的水平,从而促进胰岛素分泌、抑制胰高血糖素释放。DPP-4抑制剂降糖效果温和,低血糖风险低。
  4. SGLT-2抑制剂:如达格列净、恩格列净,通过抑制肾脏近曲小管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SGLT-2)的活性,增加尿糖排泄,从而降低血糖。SGLT-2抑制剂还具有降低体重和血压的额外益处。
  5. 噻唑烷二酮类:如吡格列酮、罗格列酮,通过激活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改善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血糖。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可能导致体重增加和水肿。

新型降糖药物的研究进展

随着对糖尿病病理生理机制的深入研究,新型降糖药物不断涌现,为糖尿病治疗提供了更多选择。

  1. GLP-1受体激动剂:如利拉鲁肽、司美鲁肽,通过激活GLP-1受体,促进胰岛素分泌、抑制胰高血糖素释放、延缓胃排空、增加饱腹感,从而降低血糖和体重。GLP-1受体激动剂还具有心血管保护作用。
  2. 胰岛素/GLP-1受体激动剂复方制剂:如德谷胰岛素/利拉鲁肽复方制剂,将长效胰岛素与GLP-1受体激动剂结合,兼具基础胰岛素补充和餐后血糖控制的双重作用,使用方便,降糖效果显著。
  3. 胰高血糖素受体拮抗剂:如volagidemab,通过抑制胰高血糖素的作用,减少肝脏糖异生,从而降低血糖。胰高血糖素受体拮抗剂尚处于临床试验阶段,初步结果显示其具有良好的降糖效果和安全性。

胰岛素及其他影响血糖的药物在糖尿病管理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新型药物的不断研发和应用,糖尿病的治疗将更加个体化、精准化,为患者带来更好的生活质量和预后。